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万张门票做公益!杭州大剧院演绎“新中式”的风雅与浪漫2022-08-04 10:21:41 | 编辑:tansiya | 来源:杭州日报

400多年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辞官的汤显祖回到家乡临川,在书斋玉茗堂挥笔写下传世经典“临川四梦”;400多年后,汤显祖故里着力打造“汤显祖戏剧文化”品牌,创作出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采用戏曲“活化石”——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盱河高腔唱出良辰美景的现代之声。

上个周末,杭州演艺·新湾剧场按下“重启键”,重新亮起了灯。由杭州演艺集团倾力引进的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带着新湾观众重拾剧院久违的美好。这个七夕,该剧又在杭州大剧院继续上演,演绎“新中式”的风雅与浪漫。

“万张门票做公益”戏曲周完美收官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伴随着“抚州人汤显祖” 洋洋盈耳的乡音戏韵,昨晚,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在杭州大剧院上演,与全城观众共迎七夕佳节。

旴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是抚州市于2017年倾力打造并经过多次精心打磨提升,力图再现400多年前古老声腔和保留汤显祖原著精要,兼具传承与创新的一部缩编版精品之作。该剧采用具有500年历史的传统声腔进行现代演绎,让盱河高腔焕发全新的生命力,在国内属于首创。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据史料记载,当年汤显祖写《牡丹亭》并在临川搬演时,运用的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体系的宜黄腔,剧中陈最良、石道姑等人物的对白用的全是抚州方言,让全剧更具400多年前的“原貌”。

不同于常见的昆曲版《牡丹亭》,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既有刚烈的一面,又有委婉的一面。它只删不改,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著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将古典美学与地方戏艺术特色有机结合,融入了南丰傩舞等地方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盱河高腔和海盐腔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汤显祖曾在遂昌为官,政绩、官声都很好,因此,江西抚州和浙江省内各地都有很多的联系。”抚州市文广新旅局三级调研员陈高赞表示, 《牡丹亭》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中国人最深刻的情感,此次巡演受到了杭州观众的喜欢与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杭州大剧院“万张门票做公益”戏曲周的压轴大戏,而此前上演的越剧、昆曲等各类戏曲演出,全部售罄,场场满座,在这个夏天掀起一股现象级的观戏热潮。

杭州演艺·新湾剧场大幕重启

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来杭的第一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重启大幕的杭州演艺·新湾剧场。作为新湾剧场本年度的第一场演出、新湾文化惠民的“重头戏”,这里的市民观众又可以在家门口看大戏、看好戏了。

杭州演艺集团致力于让各区域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神文化大餐,实现“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作为杭州演艺剧场联盟的第一家加盟剧场,两年多来,话剧、音乐剧、歌舞剧、儿童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演出纷纷走进新湾街道,其中不少为公益惠民演出。

“像《牡丹亭》这样一场高水准、强阵容的戏曲演出,我们的票价只要30元、50元和80元。新湾街道的居民不用跑到40多公里外的杭州大剧院,而在家门口就能以惠民的价格欣赏到来自国内外的精彩演出。”更令新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盈盈感到意外的是,上个周末有不少观众花费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杭州的东西南北赶来新湾看《牡丹亭》。“这说明,杭州演艺集团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共享的过程中,把全城观众真正喜闻乐见的品质好戏带到了这里,也让当地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建设红利。”

眼下,欣赏文艺演出真正成为了新湾市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高盈盈介绍,接下来《歌中岁月》优秀声乐作品音乐会、《中外歌剧之夜》音乐会将在新湾剧场陆续上演。“我们街道还将联合各个村社,在这里举办以‘宋韵’为主题的文化市集,让新湾人积极参与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元的文化活动,不断感受文化共富带来的美好生活。”(记者 厉玮)

上一篇:从“打工仔”到“创业者”——“全国种粮大户”唐赢的故事 安吉报福镇:“非遗+旅游”新模式 传承竹编技艺下一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