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状写乡村细水微澜的日子(主题)
——读陈彦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副题)
作为乡土中国的文学回响,乡村叙事占据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现在,农耕社会与现代性的相遇正在制造出种种新型的变革,文学接收到密集的信息。如果说,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秦腔》这些长篇小说分别再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乡村巨变,那么,陈彦的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再度为这个谱系增添了重磅之作。
《星空与半棵树》的题目预示了小说内部的巨大张力。小说的序幕十分奇特——一幕来自猫头鹰视角的舞台剧。猫头鹰目睹了一场风波的起始:它在村庄所栖身的大树深夜被连根挖起,倒卖到繁华的都市。序幕之后的乡村生活徐徐铺开,一个又一个泥土之中摸爬滚打的农民与乡镇干部次第登场:温如风、孙铁锤、何首魁、牛存犁、安北斗、南归雁……尽管大树被盗掀起若干波澜,但是,事件的规模并未超出乡村鸡零狗碎的纠纷。这棵大树为温、孙两家共有。月黑风高之际,孙铁锤设计灌醉温如风,指使他人挖走大树出售,然后贼喊捉贼,私吞了五万八千元的卖树所得。真相泄露之后,孙铁锤拒绝道歉赔偿,并且动用村委会主任的权势肆意欺凌温如风,以至于温如风层层上访。小说的情节,围绕这一矛盾层层展开。
从衣食住行到人情世故,陈彦熟知乡村的日常生活,种种细节信手拈来,活灵活现。由于恰如其分的方言运用,带有强烈地域风味的乡土气息扑面而至。在广袤乡村,农民仍然围绕在田野周围奔忙。似乎没有多少人还在挥汗如雨地耕田或者收割,可是,农民的视野、想象、生活习俗乃至娱乐形式并未离开传统多远。或许有人觉得,《星空与半棵树》的叙事节奏稍显缓重,然而,这恰恰是乡村细水微澜的日子。这种状况决定了乡镇基层工作必须处理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张家长,李家短,哪一片田里少了若干瓜果,哪一块宅基地多出了几分,如此等等。这个意义上,温如风的半棵树并非小事。
小说中塑造了安北斗这个文学形象,作为基层干部,他的身上深刻汇聚了乡村的多种矛盾与冲突。安北斗通情达理,为人随和,同时任劳任怨。然而,他落落寡合,几无同道。安北斗无法融入世俗的乡村文化。他独享自己的清高,对于匆匆上马的“点亮工程”或者“甘蔗酒工程”不知趣地持保留态度。安北斗喜欢天文学,一个人的毕生嗜好必将渗透在气质与性格之中,有意无意驱使他掠开世俗表象而保持高瞻远瞩的人生姿态。恰恰由于这种清高,安北斗对于温如风愈来愈明显的同情显得意味深长。从反感、理解到间接乃至直接的出谋划策、冒险相助一臂,表明安北斗不可祛除的乡土血脉与情怀。浪漫、瑰丽的天文知识不可能遮蔽他对于乡亲的挚爱。遥远的星空寄托的是心胸、眼界与万千气象,身边的农民是息息相关的亲人、日常与根系。
相对于安北斗,温如风拥有一个远为强烈的性格。他年轻的时候以隐忍的姿态面对种种欺凌。令人意外的是,当这个老实人决定不再忍气吞声的时候,温如风表现出远超常人的激烈。他一丝不苟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执拗、刻板、斤斤计较,同时又坚定不移。对于一个专注于勤劳致富的农民说来,利益的损失痛心疾首。然而,随着事态如滚雪球一般扩大,利害关系很快超出半棵树的经济价值,甚至生死攸关。尽管压力愈来愈大,温如风仍然一次又一次拒绝妥协。哪怕利益进一步受损,他也不能轻易吞下这一口气,从而在人格上委屈自己。
如果说,20世纪的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显示出后现实主义的文学拓展,那么,这种背景显然影响了《星空与半棵树》。这一部小说的探索集中显现为复调叙事。除了安北斗、温如风、孙铁锤这些人物构成的主要冲突,《星空与半棵树》之中还回旋着另一些声音。这些声音并未具体介入情节发展,而是或显或隐地喻示另一些局外的观感。那一只亦庄亦谐的猫头鹰即是如此。猫头鹰多次穿插在故事的缝隙,对于事态进展说三道四、品头论足,甚至取笑整个人类。猫头鹰的表白包含了原始的自然生态观念,包含了对于贪婪品性的不解与嘲讽。相对于猫头鹰,安北斗的老师草泽明保持的是旁观者的位置。这个奉行“耕读传家”、栖身于山间小亭、写一手钟繇小楷的人物,象征了农业文明时代的知识分子遗风。他知书达礼、洞明世事,同时又超然脱俗,直至有一天拍案而起。《星空与半棵树》还出现一个热心的陈编剧。路见不平,提笔相助,他按照“唱戏思维”替温如风写了封告状信,几乎将温如风推入另一个陷阱。虽然说人生如戏,可是,面临真正的现实,文学热衷的“戏剧效果”不仅无补于事,而且往往弄巧成拙。
作为风波之后的一个修补措施,草泽明起草了一份北斗村新的乡规民约。对于北斗村说来,“点亮工程”或者“甘蔗酒工程”均是不成功的尝试,真正带来财富的是铁路工程——铁路是大工业的公认标志。至少在目前,工业与财富的正向联系仍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相对于农耕社会,工业大机器生产创造的财富以几何级数增长,并且诱发了人们欲望的急剧膨胀。这时,农耕社会传统空间内部诞生的文化契约能否经受如此巨大的压力?这是现代性向传统农耕社会抛出的一个新问题。《星空与半棵树》再现了乡村跨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新考验与新进展。
(作者:南帆,系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