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西游记》从小看电视剧,那时不太关心其他,只盯着动物、情节在看。
(资料图片)
后渐发现不少人在讲这西游的门道,故我也就找来明吴承恩著,李卓吾批评(实当为叶昼,这批评也较为简略)的《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温故。
吴承恩乃江苏淮安人,写此书有所本(传说已有不少),但更多是在剑指明中后期的社会、人性、人生,乃游戏之作。
玩世不恭,滑稽多有,神妖有象征性、假定性,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充满想象力和趣味性,当然也有一定思想性和宗教性,释厄也,只是我个人不从思想、传统切入,而从好大一个局去理解。
孙悟空是理想英雄,天生领导者,出生草根,但本事极大,我认为悟空乃为承认而斗争者,反复被招安既在野性也在不平,悟空很懂人情世故,又好学有天才,闹地府脱生死,闹龙宫抢宝贝,武装花果山而有实力,会长生术、72变、筋斗云。
孙悟空天资极高,但好炫技,有虚荣心、争心,造乱只为心有不甘,本事大,待遇太低,猴子其实很好骗、好相处,只是天庭太不给面子了,只给了个弼马温。
一闹天宫乃想当个玉皇大帝的,但他也发现不可能,故后成了齐天大圣,有个虚名,关系处得都可以。
二闹天宫是因为蟠桃宴不请他,猴子只服实力,不讲礼法规矩,这也预言了明末之乱也。
天庭在平乱上表现很差,二郎神是有关系的边缘人物,老君是退休大佬,如来是外援,官僚系统的人都出工不出力,打败了还可能有人保,打赢了,得罪所有人,老君想暗地里招安猴子,没成功,这是老君的失误,丢了道家影响力。
猴子被玉帝请如来以绝对实力镇压,最后也是如来大方,以佛招安,去取经了,猴子的报酬是成佛,付出是当打手,取经之路是佛教扩张之路,帮如来、观音、玉帝打工,重新洗牌佛教、道教、天庭内外势力,孙悟空的折腾,如来成了最大赢家,安天会也,佛教开始扩大影响力、势力范围,老君失误导致玉帝找来如来制衡他,故老君成了最大输家。
至于悟空识妖魔(火眼金睛)、忠于取经,不怕邪恶且能战胜,不守礼法(野性)则是利用价值,悟空很讲义气,不会对哥们、师傅下手的,真假美猴王估计是天庭、老君、如来、观音达成和解,干掉真悟空(各方都想拉拢,但野心难驯,一直不上道)而换人,只有如此才能干掉牛魔王。
取经团队老孙是被招安的民间人物,猪八戒(小市民、官僚,贪懒好色,有小聪明,占小便宜,三心二意等)是天庭上层将领。
唐僧是太宗代表,又是佛弟子,内儒外佛,自私、平庸、忍让、胆怯、无主见、不明是非、固执愚腐,可谓是昏君形象,但乃佛弟子,法定老大也,听法不认真,被贬,估计也是找借口安排成佛工作,取完经便直接破格成佛了,理念有之,但乃凡人。
悟净是玉帝保安(弃子或内应),白龙是诸侯子,机关工具人设,特点都不太鲜明,西游记里最鲜明的就是孙悟空、唐僧、猪八戒。
小说到十二回合才布局八十一难,有本有之难,有人为制造之难,是考验也是工作,在人情关系网里,干这洗牌工作也得慎重,大家互成利害,故得顾虑。
五百年磨难也不灭猴王野性,得用紧箍咒解决约束问题,一路降妖除魔不过是重新洗牌,不管好坏,统统消灭,有背景的则留主灭徒,没背景的一起完蛋,有能力的要等待被大佬招安(黑熊精),妖怪要么是神仙,要么是神仙的关系户。
灵山脚下魔更黑,有文殊、普贤、如来,便有青狮、白象、大鹏,三打白骨精,八戒想当大师兄,但镇不住场子。
平顶山是老君出手,猴子没服软,金兜山玉帝和猴子联手都拿不下来,只好服软,如来送金山向老君妥协和赔偿,老君也就默认了地盘丢失。
当时人东方要修西方,西人要修东土,在境厌境,去境羡境。
到了灵山脚下,完成任务,都灭了肉身,脱胎换骨。
这种小说,很丰富,故可多元解读也。